崇禎二年(1629年1月24日─1630年2月11日)嘉思欄炮台(Forte de S. Francisco)建成竣工。嘉思欄炮台又名聖方濟各炮台,因為炮台附近即為方濟各修院的舊院址。1622年時,這里曾架一尊炮,後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將這里擴建成一炮台。該炮台呈橢圓形、裝有6門金屬火炮。炮台下面還裝有一火炮發射台,那里有1門發射35英鎊鐵彈的鐵炮。故《澳門記略》稱,嘉思欄炮台置炮7門。這座炮台是防禦海上進攻的前線,其大炮射程可達氹仔雞頸山,覆蓋兩岸間的全部空間。由於其圍牆沿山勢修建,炮台形狀不規則,東西兩邊各有一座炮塔,圍牆內還有指揮官和士兵住房,1座彈藥庫和1座教堂。[1]
[1]科斯塔:《澳門建築史》,載《文化雜誌》第35期,1998年;博卡羅:《要塞圖冊》,載《16和17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第220頁;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63—66; 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卷下《澳蕃篇》。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