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華:《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100年》,第48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施華:《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100年》,第48頁。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4月7日,葡國飛行員陸軍少校布里托.帕伊斯(António Jacinto da Silva Brito Paes)及工程少校弗雷伊雷斯(José Manuel Sarmento de Freires)、機械師少尉軍官科維亞(António Manuel Gouveia)從葡萄牙千泉新鎮(Vila Nova de Mil Fontes)出發進行里斯本─澳門首次飛行,飛行時間140小時,停靠16個站,共飛行15341公里。 6月20日,下午3時左右,在距離澳門45海哩處的三灶島墜機。25日,轉乘炮艦“祖國”號抵達澳門,澳門全體居民在市政廳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並一連數日通宵達旦。至7月5日,三位葡國飛行員離開澳門訪問香港、廣州及上海的葡僑社團,後經美國返回葡萄牙。
進行里斯本─澳門首次飛行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5月22─23日,澳門海事航空局領導人賈伯樂上尉與香港遠東航空公司(Far East Aviation Co. )經理沃爾(Vaughan Fowler)計畫合作成立一間由英國、葡萄牙和中國融資、總址設於澳門的航空公司。為此他們於是日在香港舉行會議,與會的還有廣州航空局局長蔣偉忠、蔣根等。會議決定成立兩間公司,一間為葡國公司,另一間為中國公司,以便經營不同的空中航線。然而,最終因故未能付諸實施。
計劃成立一間由英、葡和中國融資的航空公司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4月28日,運送郵件及搭載四名乘客的“飛剪 (Clipper)”號水翼飛機開始飛行於澳門—香港之間。
“飛剪”號水翼飛機開始飛行於澳門-香港之間
民國二十四年 (1935年1月1日-1935年12月31日)11月30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航空公司——美國泛美航空公司開闢港澳航線,航機為四引擎“馬丁103”型水陸兩用機,命名為“菲律賓飛剪”號,後易名為“中國飛剪”號。該航線每星期僅開航一次,設有導航用的無線電台,航機最高時速130英里,由香港到澳門約需25分鐘。由此美國泛美航空公司成為第一家經營港澳民航的航空公司,港澳航線實際上也是泛美公司舊金山一馬尼拉一香港的太平洋航線的延續,新航線的開闢不僅使港澳空運出現,也開啟了澳門直接空郵的新一頁。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航線被迫中斷。
美國泛美航空公司開闢港澳航線
民國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12月,海軍中尉阿爾杜爾.卡蒙拿(Artur Carmona)陪同查核“澳門空運有限公司”水中飛機的委員會代表前往位於媽閣區的“澳門空運有限公司”飛機庫,目的是要看這艘空中船隻是否具備飛行的條件。委員會由海軍少校瑪麗亞.羅比士(José Maria Lopes)及後備軍中尉喇拿.尼士組成。由於當天天氣寒冷以及“確鐵士”引擎的磁性耗盡,航程出發受到拖延。卡蒙拿費力良久,飛機最終發出很多噪音後才能在內港的水面滑行,並朝向灣仔方向的上空爬行。飛行只維持10分鐘,在這段航程中測試了引擎的性能及舵的服從性。卡拿蒙報告稱,這飛機具備被政府收購的條件,但是要以一個低於澳門空中有限公司提出的價格購入。此時澳門空運有限公司困難重重,瀕臨破產,氹仔棚屋被颱風摧毀,迫切需要延長租賃媽閣的土地,並將之改建為可安放剛購入的五架飛機的飛機庫。五架飛機中四架是授予澳門政府的,其中一架名為“拱門宮子爵(Paço d'Arcos)”的飛機是向當時總督施利華子爵致敬的。由於澳門政府只有不到35000元澳門幣,最終停止了與李革的交易,只購買了四架水上飛機中的兩架(其中一架為“拱門宮子爵”)、一部超越0XX6馬力的引擎及一套後備零件。
阿爾杜爾‧卡蒙拿查核“澳門空運有限公司”飛機庫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3月20日,澳門飛機師賈伯樂中尉駕駛“法利”飛機,護送港督金文泰夫人及其幼子由澳門返回香港。飛機一小時後於香港啟德機場降落,港督金文泰親臨機場迎接,並盛情招待賈伯樂,高度“讚揚葡萄牙飛機的友誼舉動”。先是,港督夫人攜幼子及其副官韋迪(Whyte)上尉本月到澳門訪問,表示出想飛行的意願,澳督巴波沙遂帶領其前往海事航空局參觀,並由賈伯樂上尉駕駛飛機在澳門上空飛行數分鐘,瀏覽了內港、松山及一些島嶼。遊覽結束後,忌文弟夫人希望能同幼子飛往香港,副官則單獨取海路返回。澳督巴波沙表示反對,聲稱不宜以海事航空局的飛機做這樣的飛行,而賈伯樂因感念於英國飛機局對澳門航空事業的幫助,堅持可以飛行,不過要求香港、澳門報章不能對此進行任何報導。一等中尉賈伯樂,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戰士,自願退休後在澳門領導當時剛成立的“海事航空中心”。1928年抵達澳門,為當時澳門地區唯一的飛機駕駛員,共進行500次飛行達218小時零15分鐘,乘坐飛機的主要人物包括澳門總督、軍事主管、澳門主教、香港航空局司令、暹羅布拉沙丹(Purachatan)王子及金文泰夫人。賈伯樂在澳門時,還曾到中國境內拯救法籍駕駛員。1931年離開澳門。
飛機師賈伯樂中尉駕駛“法利”飛機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 | |
1931年09月29日 | |
關鍵字: | 澳門號(船) |
船舶 | |
澳門政府船塢 | |
水路運輸 |
資料來源: | 澳門編年史 / 吳志良, 湯開建, 金國平主編.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第2501頁. ISBN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559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