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1日,鏡湖醫院在飯堂舉辦“六一兒童節職工子女書法比賽”。圖為評委認真地對書法比賽作品進行評選。
右起:饒不辱、張翠嬋、何婉昕、姚豐(右五)、李笑玉(右六)、黃天渭(右七)。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30
1978年6月1日,鏡湖醫院在飯堂舉辦“六一兒童節職工子女書法比賽”。圖為評委認真地對書法比賽作品進行評選。
右起:饒不辱、張翠嬋、何婉昕、姚豐(右五)、李笑玉(右六)、黃天渭(右七)。
更新日期:2019/07/30
光緒四年(1878年2月2日─1879年1月21日)5月9日,澳門政府將麻風病人遷移到舵尾島白沙欄海灣的麻風院,共有62名麻風病人,包括46名男性、14名女性和2名兒童。在由駐氹仔和路環部隊負責的小橫琴村只有1名患麻風病的富裕華人,住在山索(Seong-Só)。程佐衡於1887年完成的《勘地十說》稱:“(舵尾山)白沙環(欄),蓋即男人病麻風者所居。前十餘年,葡人見麻風人,恐其傳染,皆送至此,按期給食。後於光緒十年(1884)移女麻風於小九澳(路環)”[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10頁;《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幕客程佐衡著》,第342頁。
澳門政府將麻風病人遷移到舵尾島白沙欄海灣
光緒三年(1877年2月13日─1878年2月1日)澳門各行公推鏡湖醫院12位:王海清(雲卿)、宋勳(卓卿)、潘以恩(禮臣)、黃濟華(巨川)、蔡應饒(甫田)、關兆祥(玉波)、李謙裕(子翹)、黎丕典(錫余)、張樹南、張昭源、陳弼臣、麥學謙。[1] [1]《鏡湖醫院征信錄》上,第12頁。
澳門各行公推鏡湖醫院12位
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7月6日,舵尾島白沙欄麻風病人數為40名單身和7名已婚男人(無妻相隨)。女性麻風病人18人並已確認染病,2名已婚但未與丈夫同居,11名單身,5名寡婦,其中4名初來時已喪偶,身邊帶著2名幼女。7月28日,澳督札諭嚴禁各項華船裝載麻風病人到澳,不准登岸。如查有載來,須令將該麻風病人留在船上載回原處。[1]同日,還對白沙欄收容所接收麻風病人做出規定,並確定了在街上相遇時的措施。決定用於男性病人的收容所要和女性住所完全隔離。[2] [1]《澳門政府憲報》1882年8月5日第31號。 [2]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26頁。
舵尾島白沙欄麻風病人數
宣統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2月20日,澳門署督據澳門公會會議,批准將《莫非亞及鴉片製造藥料出入口生意章程》(共46款)施行。其中規定欲在澳發賣者須領牌,每年應繳牌費銀25元。另入口時,莫非亞(為嗎啡之葡語譯音)每兩納規銀6元,鴉片煙製造藥料每兩納規銀3元。只准合格有憑之醫生、藥師及華人醫院,可以賣莫非亞及鴉片煙製造之藥料,以為醫治病症之用。
批准施行《莫非亞及鴉片製造藥料出入口生意章程》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12月,下旬,澳門政府在大襟島(路環)上興建的新麻風病院房舍五座建成,並移患者百餘人入此新院,由教會之鍾力醫生負責。
澳門政府在大襟島(路環)上興建新麻風病院房舍
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7月9日,澳門著名醫生薩拉維齊‧皮特逝世。皮特醫生1813年1月10日生於澳門,其祖父是意大利人。早年在果阿攻讀醫學,1849年返回澳門,擔任澳門外科醫生。他在澳門的行醫過程及生活實踐中,發現了一種被稱之為“新卡布茶(Scented Caper tea)”的飲料。這種茶有很好的健胃和助消化的功效,飯後飲上一杯,可以預防疾病。在澳門,這種茶被澳門土生人視為治療各種腸胃疾病的靈丹妙藥,人們俗稱之“皮特醫生茶”。皮特一生娶了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卡爾特拉‧萊麗婭(Hermelinda Joa-quina Cartela Leiria)來自於澳門最富有的家族。皮特醫生逝世時,澳門的報紙發表了很多頌揚他的文章。[1] [1]阿馬羅:《澳門的古老秘方》,載《文化雜誌》第5期,1988年。
澳門著名醫生薩拉維齊‧皮特逝世
人物: | 饒不辱,1921-2010 |
張翠嬋 | |
何婉昕 | |
姚豐 | |
李笑玉 | |
黃天渭 | |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78年06月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鏡湖馬路 | |
鏡湖醫院 | |
關鍵字: |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
書法 | |
比賽 | |
兒童 |
資料來源: | 廖澤雲主編:《鏡湖薈萃圖片集》,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13,第147頁。 |
著作財產權人: |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
權限範圍: |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 |
系列: |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文康活動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電子資料格式: | BMP, 2362x1608, 10.87MB |
登錄號碼: | p0006829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