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17
三巴仔,迺聖約瑟教堂及修道院之俗稱。攷“三巴”二字,本為St. Paul之譯音,即聖保祿教堂之原名,古稱三巴寺。十七世紀時,聖保祿教堂及聖約瑟教堂,先後在澳門建立教堂及修道院,同時進行宣傳天主教工作。因聖保祿教堂發起於先,聖約瑟教堂繼承於後,故當時澳中人遂稱聖保祿教堂為大三巴,而稱聖約瑟教堂為三巴仔,言其較大三巴後而小也。三巴仔,或稱之為小三巴寺。據《澳門紀略》嘗載云:“澳西有小三巴寺。規制差約,而軒豁過之,三巴之外庫也。”緣大三巴與三巴仔,初皆屬意大利之天主教耶穌會教士所創辦者,所以時人竟視三巴仔為大三巴之外庫也。當公元一六五七年時,澳門已建三巴仔矣。惟三巴仔之基石,竟刻一七四八年等字,想為該堂擴建時所置者;且聞其祭壇之第一次彌撒禮,更遲在一七五八年云。十八世紀中葉,天主教在遠東曾掀起一次改革,故一七六二年至一七八四年間,澳中之意大利耶穌會教士,均被驅逐離澳。斯時三巴仔整座建築物,曾一度重門深鎖,空無人跡,廢置達二十餘年之久。迨後,葡京命令將其交與葡國之神甫接管,興辦教育,研究神學,及教授葡文、英文、拉丁文等。直至一八九三年,迺再起用意大利耶穌會教士,以擔任教授及研究工作云。
三巴仔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