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萬曆十一年(1583年1月24日─1584年2月11日)10月5日,葡萄牙耶穌會會士劉易斯•阿爾梅達(Luís de Almeida)神父在澳門去世,劉易斯•阿爾梅達,於1525年生於里斯本一猶太家庭。1546年他已獲國王行醫的許可證,先往東方行醫及經商。1554年在日本加入耶穌會,成為助理修士。從1556至1570年間一直在日本傳教,先後在日本創建了府內醫院及其他一些醫院,1561年創建了鹿兒島南蠻外科學校,1570年創建了天草傳教區。後奉范禮安之命,返回澳門。1580年,在賈尼勞主教主持下在澳門領受神父神品。三年後,在澳門聖安東尼奧堂去世,享年58歲。
耶穌會會士路易斯•阿爾梅達神父在澳門去世
萬曆十一年(1583年1月24日─1584年2月11日)艾雷斯•米蘭達複任澳門地方兵頭。弗蘭西斯科•卡布拉爾(João Francisco Cabral)神父出任澳門聖保祿初級學校校長。
艾雷斯•米蘭達複任澳門地方兵頭,弗蘭西斯科•卡布拉爾神父出任澳門聖保祿初級學校校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1月22日─1899年2月9日)澳門望德堂本堂神父謝扳雲先生逝世,葬於西洋墳場,享年70歲。謝扳雲神父出身澳門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後入聖若瑟修院學習,攻讀中、葡、法及拉丁文,曾奉派到葡萄牙晉鐸,以便深造。其葡文名為José Lucas Lema Sié。謝神父去世後,嘉惠勞主教派年青的鄧澤田神父接掌望德堂。
澳門望德堂本堂神父謝扳雲先生逝世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1月7日,明德祿主教在帝汶逝世。明德祿,1846年10月15日出生於沙維斯省(Chaves)的維拉得南特斯鎮(Vilar de Nantes)。他曾任澳門聖若瑟神學院教師、校監和校長等職。1875年任帝汶傳教會教務視察員,1877年任該傳教會總代理主教,1883年任特爾摩波利斯(Termópolis)主教和果阿輔理主教,1884年開始任澳門教區主教。
明德祿主教在帝汶逝世
萬曆十一年(1583年1月24日─1584年2月11日)本年,熱羅尼莫•阿吉拉爾(Jerónimo de Aguilar)、弗蘭西斯科•蒙迪利亞(Francisco de Montilha)和迭戈•日楣內斯(Diego Jiménes)三位方濟各會神父從馬尼拉抵達暹羅。由於暹羅正值緬甸入侵,戰事不斷,他們在暹羅僅呆了三個月,就返回澳門。
熱羅尼莫•阿吉拉爾、弗蘭西斯科•蒙迪利亞和迭戈•日楣內斯神父抵達暹羅
光緒十四年(1888年2月12日─1889年1月30日)9月14日,澳門教區副主教弗朗西斯科·沙維爾(Francisco Xavier Anacleto da Silva)神父在大堂區去世。沙維爾神父1815年1月8日生於風順堂區,1838年晉鐸,1841年為大堂受薪神父,1844年任主教助理,1850—1859年任大堂區神父。
弗蘭西斯科‧沙維爾神父在大堂區去世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1月29日-1760年2月16日)7月25日,素習天文、水法的法國籍耶穌會士韓國英(Pierre-Martial Cibot)、方守義(J. F. Marie-Dieudonné D'Olliéres)神父及素習律呂、外科的意大利常國泰修士三人乘大西洋船抵達澳門。抵澳後,三人皆染病休息。常國泰病重不治,於11月30日去世,葬于伯多祿堂(大廟)。[1] [1]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兩廣總督李侍堯為法國人方守義等來澳後患病暫緩進京效力事致軍機處諮文》,第341—342頁;費賴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第938、953頁。
韓國英、方守義神父及常國泰修士抵達澳門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