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四年(1888年2月12日─1889年1月30日)8月16日,葡國的“印度(Índia)”號運兵船經香港抵達澳門海邊馬路對開海面,聲明船上有兵丁在香港染上霍亂,遂將該兵安置在防病所調治。從8月20日至9月9日由東望洋行動中心劃出一條衛生防疫線以隔離上述地區。行動負責人為消防督察山度士·瓦吉尼亞斯(José dos Santos Vaquinhas)少校, 連他也染上霍亂, 起初症狀輕微,但終因腦部併發症而死亡。在青洲、氹仔,當然亦包括海邊馬路一帶紛紛搭建臨時檢疫站,摩啰人菜園和清真寺都變成了墓地。在澳門天天都有疫情警告,直到衛生司高斯華(José Gomes da Silva)上校宣佈“疫情已被限制在局部地區並得到控制”為止。聖嘉諾撒修女特萊西娜(Teresina)和比安嘉娣(Biancardi)因忘我工作及勤懇奉獻而獲葡萄牙政府頒發勳章。[1]
[1]《澳門政府憲報》1888年8月21日第33號附報;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54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