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九年 (1930年1月1日-1930年12月31日)8月28日,澳門政府任命財政廳廳長羅保為經濟局稽查員。羅保1892年1月12日生於帝汶,1901-1908年在澳門聖若瑟修院附屬商業學校學習會計學,後入葡萄牙海外國家銀行任職。1920年返澳門財政廳任職,1930年晉升經濟局長
[1],1931年被委派代表葡萄牙出席曼谷國際會議,先後出任仁慈堂主席及慈善會會長,旅遊委員會及供給委員會委員,離島發展委員會主席,管理基金委員會主席,市政廳副主席、主席。羅保任職澳門期間,對澳門建設諸如改良電燈、建設街市、改建街道及增辟馬路等方面卓有貢獻,尤其擔任經濟局長時,對各項糧食輸進及輸出處理得法,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澳門糧食貨物不致匱乏,實有賴其不懈之努力。同時,澳門因未加入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 (Bretton Woods System)而成為當時亞洲黃金交易中心 (貴金屬自歐洲等地進口,並轉而出口至印度、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羅保則壟斷澳門當地黃金交易市場,因此積聚大量資金,成為二戰期間澳門著名的葡籍富豪,今澳門羅保博士街 (Rua do Dr Pedro José Lobo)即為紀念他而命名。
[2]
[1]《澳門政府憲報》1931年第32號第777頁稱,澳門政府頒佈札諭,委任羅保為經濟局局長,同時卸免鴉片管理員職務。此處采《市民日報》說法。
[2]《市民日報》1944年10月29日之《澳督蒞任四周年紀念特刊》;Jorge Forjaz, Famílias Macaenses, Vol. I. pp. 353-354; Joe Studwell, Asian God fathers: Money and Power in Hongkong and Southeast Asia, p. 270. 按:喬.史塔威爾 (Joe Studwell)稱,羅保是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朝鮮戰爭期間的著名人物。羅保之子羅利奧 (Rogério)承繼了他的家族權勢,但家族財富卻日漸減少,因為失去了羅保的個人人脈網路。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