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182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 (1900—1949)》,第182页。
更新日期:2019/01/29
嘉庆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本年,英国商人托马斯·比尔(Thomas Beale)在其澳门宅院的花园内创建一个规模很大的植物园,内有盆花2500个,所植花卉以中国品种居多。在园内还养了许多鸟,鸟笼高达50英尺,里面有各种各样来自各地的鸟类,包括:鹦鹉、八哥、印度孔雀、鹊、金丝雀、天堂鸟、热带雉、石鸡、金野雉、银野雉、大奖章野雉、红尾野雉及各种各样的鸽子。这一年,伦敦国立植物园负责人威廉·克尔(William Kerr)先生来到澳门植物园,采集不少中国植物返回英国。英国植物园有中国植物,自此始。威廉·亨特称:“托马斯·比尔在一条叫比尔巷(Beale Lane)的狭窄街道上拥有一座极好的葡式房子,周围有高高的围墙,房子连着一个宽大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最珍贵的奇花异草。一株孟买芒果树结著累累果实,还有荔枝、柑桔和番荔枝等果树。园内还有一个鸟舍,里面除了有美丽的孔雀和鸳鸯以及许多珍稀鸟类之外,还有一只极乐鸟。在当时,这是所有鸟类最稀有的。花园的布局是按中国式样,花卉植物种在花盆里,这个花园成了澳门的一景。”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3称:“有咇哋花园者,园中以铜丝结网蒙之。内有大树一株,小树数株,有假山,有水池。壁上多插以树枝,蓄各种鸟,红黄白绿,五色灿然。鸟之上下飞鸣,宛如园林中也。或巢于树,或巢于山间水旁,或巢于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鸟巢。”这个“百鸟巢”,就是“咇哋花园”,也就是托马斯·比尔花园。
英国商人汤玛斯·比尔(Thomas Beale)在其澳门宅院的花园内创建一个规模很大的植物园
“池亭小筑绕红栏,芳草芊芊拓地宽。不种桃花亦真隐,傍人祇作武陵看。”“绿阴深处护人家,汲得新泉共煮茶。犹有竹篱茅舍意,底须金谷门繁华。”上为《闇斋诗稿》咏张园句也。攷张园在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与雅廉访大马路之转角处。为澳中隐士张仲球所建,又名因树园。寓后汉申屠蟠因树为屋,杜门养高之意云尔。街前广列精舍,园中虔结佛堂,入门则斜坡不滑,蔚而幽深。稍进则曲径盘纡,豁然开朗。祇见绿荫几处,或为梅壑菊篱;更有白屋数椽,皆属画室诗社;方塘弄影,碧水漪涟;长桥卧波,朱栏缭绕;甘泉一井,菜畦数行。异平泉之丽都,有辋川之幽胜。曾记当年《征尚斋诗稿》,有《题因树园图》云:“因树以为屋,始汉申屠蟠。诡时乐遯迹,栖息取苟完。张侯澹宕人,平生敦古惧。邑里盛豪贵,不以利禄干。卜地二龙泉,结园三亩宽,百年乔木在,昕夕相盘桓。有堂可载酒,有池可垂竿,茂林与修竹,畦菊兼畹兰,㝃㝃罥绿烟,凉碧生画寒。疏朴此真意,何事七宝栏。况复眈禅悦,佛火飘旃檀。悬想祇陀林,亦作如是观。我来赁庑居,愧非梁伯鸾。劫余种树书,深谈吐肺肝。故园不忍忆,珠江流漫漫。大好井华水,披图味龙团。”张园尝在某时期被辟作花园茶座,增设曲部歌坛,每当假日佳期,门前马龙车水;若値花晨月夕。园内鬓影衣香、或玩秋千。或荡舢舨、或瀹茗篱下,或把酒花前,洵具异样幽怀,极尽一时胜况。独惜华庭易散,鹤去余楼,现状广厦足恁,燕来寄庑矣。回溯园主当日,眈书好佛,结会呼朋,特辟诗坛,取名“陶社”,当时名宿如:钱二南,张纯初,郑颐伯,陈伯任辈,皆云集张园,忆昔庵斋有《因树园耆旧会图记》云:“因树园者,张君仲球别墅,慕申屠因树之屋,以名其园也。山对万松,地拓十亩;修篁夹道,古木捎云。迤逦而入,仄经盘纡;空旷忽开,疎篱掩映。小亭一角,矮屋数椽;砌石栽花,分畦种菜。有辋川之胜,无金谷之华。其中为佛堂,为画室,外则红栏缭绕,碧沼澄鲜,俯临清流,旁建曲榭。曩结诗会,颜曰陶社;今者,吟坛复开,游侣益盛,喁于互唱,有井水而能歌;朋从偕来,信山林之足乐。履綦乱于苔印,壶榼挈于花阴。时或商量食谱,品第茶经,谈谐脱略,何问主宾,光景流连,远隔尘市,足使逋客忘其羁苦者焉。主人夙耽禅悦,坐拥书丛;喜集胜流,闲寻俊约;诗心画手,分兰菊于春秋;酒赋琴歌,翫花月于晨夕。属以海桑屡变,风萍乍合,襄阳耆旧,多避世之衣冠;永嘉流入,类搏沙之踪迹。华严劫后,迭换星霜;真率会中,能谈岁月。东海久客,怜邴管之未归;南皮旧游,忆应刘而伤往。茫茫身世,落落宾朋,谢傅丝竹之感,已过中年;右军觞咏之怀,难忘陈迹。爰迺写以丹青,托之吟咏;绘郑奂耆英之像,敢窃比乎前贤,题张为主客之图,庶长留乎影事云尔。于是张君白英作图,诸君赋诗,而余为之序。图凡十一人:施兆浚阑初,陈国光蔚秋,王耐荼亦鹤,何步瀛蓬洲,郑寿祺颐伯,钱实龢二南,张逸纯初,黎中岳耀云,陈肇恺叔举,主人及余也。时辛已中秋后一日。”
张园
新口岸马六甲街千禧园在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大楼后面,原是一块空置地盘,后改建成休憩园地,设置喷水池、草坪、花圃及椅櫈,种植松柏之类长青树,美化环境,清雅恬静,让途人及附近居民到来散步休息,也是一个舒适的好地方,何况邻近还有莲花纪念公园。由于园右边是高美士街,左边是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仿佛扩大了园区空间,显得宽敞偌大。该园于二零零零年三月开幕,因属千禧年之始,被命名“千禧园”。在本澳众多休憩园区中,只有“千禧园”树立一座“母子连亲”纪念碑,与众不同,特别具有意义。二零零零年,本澳有关人士与河北涿鹿县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举办“澳门归根•母子连亲”活动:九月廿三日,在涿鹿县树立“澳门归根碑”,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题写碑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题写碑文;十二月五日,在澳门千禧园树立“母子连亲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题写碑名,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题写碑文。这项活动寓意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与祖国血脉相通。“母子连亲碑”是从中华三祖(黄帝、炎帝、蚩尤)文化发祥地的涿鹿县母亲山上凿取的玄武石刻制,高二点五米,宽八十五公分,厚七十五公分,重约四吨。据报道,在碑石下还埋藏有从黄帝城墙遗址挖取的黄土、出土陶罐、石斧等文物,永志留念。在碑石周围,种植花木,衬托石碑,庄严典雅,是园中最突出部份。
千禧园母子连亲碑
“池亭小筑绕红栏,芳草芊芊拓地宽。不种桃花亦真隐,傍人只作武陵看。”“绿阴深处护人家,汲得新泉共煮茶。犹有竹篱茅舍意,底须金谷门繁华。”上为《闇斋诗稿》咏张园句也。攷张园在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与雅廉访大马路之转角处。为澳中隐士张仲球所建,又名因树园。寓后汉申屠蟠因树为屋,杜门养高之意云尔。街前广列精舍,园中虔结佛堂,入门则斜坡不滑,蔚而幽深。稍进则曲径盘纡,豁然开朗。只见绿荫几处,或为梅壑菊篱;更有白屋数椽,皆属画室诗社;方塘弄影,碧水漪涟;长桥卧波,朱栏缭绕;甘泉一井,菜畦数行。异平泉之丽都,有辋川之幽胜。曾记当年《征尚斋诗稿》,有《题因树园图》云:“因树以为屋,始汉申屠蟠。诡时乐遯迹,栖息取苟完。张侯澹宕人,平生敦古惧。邑里盛豪贵,不以利禄干。卜地二龙泉,结园三亩宽,百年乔木在,昕夕相盘桓。有堂可载酒,有池可垂竿,茂林与修竹,畦菊兼畹兰,㝃㝃罥绿烟,凉碧生画寒。疏朴此真意,何事七宝栏。况复眈禅悦,佛火飘旃檀。悬想只陀林,亦作如是观。我来赁庑居,愧非梁伯鸾。劫余种树书,深谈吐肺肝。故园不忍忆,珠江流漫漫。大好井华水,披图味龙团。”张园尝在某时期被辟作花园茶座,增设曲部歌坛,每当假日佳期,门前马龙车水;若値花晨月夕。园内鬓影衣香、或玩秋千。或荡舢舨、或瀹茗篱下,或把酒花前,洵具异样幽怀,极尽一时胜况。独惜华庭易散,鹤去余楼,现状广厦足恁,燕来寄庑矣。回溯园主当日,眈书好佛,结会呼朋,特辟诗坛,取名“陶社”,当时名宿如:钱二南,张纯初,郑颐伯,陈伯任辈,皆云集张园,忆昔庵斋有《因树园耆旧会图记》云:“因树园者,张君仲球别墅,慕申屠因树之屋,以名其园也。山对万松,地拓十亩;修篁夹道,古木捎云。迤逦而入,仄经盘纡;空旷忽开,疎篱掩映。小亭一角,矮屋数椽;砌石栽花,分畦种菜。有辋川之胜,无金谷之华。其中为佛堂,为画室,外则红栏缭绕,碧沼澄鲜,俯临清流,旁建曲榭。曩结诗会,颜曰陶社;今者,吟坛复开,游侣益盛,喁于互唱,有井水而能歌;朋从偕来,信山林之足乐。履綦乱于苔印,壶榼挈于花阴。时或商量食谱,品第茶经,谈谐脱略,何问主宾,光景流连,远隔尘市,足使逋客忘其羁苦者焉。主人夙耽禅悦,坐拥书丛;喜集胜流,闲寻俊约;诗心画手,分兰菊于春秋;酒赋琴歌,翫花月于晨夕。属以海桑屡变,风萍乍合,襄阳耆旧,多避世之衣冠;永嘉流入,类搏沙之踪迹。华严劫后,迭换星霜;真率会中,能谈岁月。东海久客,怜邴管之未归;南皮旧游,忆应刘而伤往。茫茫身世,落落宾朋,谢傅丝竹之感,已过中年;右军觞咏之怀,难忘陈迹。爰迺写以丹青,托之吟咏;绘郑奂耆英之像,敢窃比乎前贤,题张为主客之图,庶长留乎影事云尔。于是张君白英作图,诸君赋诗,而余为之序。图凡十一人:施兆浚阑初,陈国光蔚秋,王耐荼亦鹤,何步瀛蓬洲,郑寿祺颐伯,钱实龢二南,张逸纯初,黎中岳耀云,陈肇恺叔举,主人及余也。时辛已中秋后一日。”
张园
林茂大马路建设林茂绿化休憩区,改善小区环境,扩展和保留居民活动的空间,消闲休息,促进睦邻友好关系,自然受到欢迎。这个休憩区及附近一带,昔日濒临海边,船厂杉栏林立,木屋毗连,后经填海成陆,辟路建屋,面貌一新。其中主道林茂大马路中段路边有一块荒地,堆积大量建筑废料、垃圾及烂车,影响卫生,有碍市容,与该区发展建设不相协调;又由于该区欠缺休憩场地,有关方面利用这块空地,改造为休憩地,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间动工,清理垃圾,平整地台,增加设施,至二零零零年三月二十日竣工启用,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呈长方形。休憩区分三部份,近沙梨头一端,设有多个大型花圃、十多米长弧形脚底按摩小径、凉亭、长椅及儿童游戏设备;近筷子基一端,则设有综合球场、滚轴溜冰场等康体设施;中间是一个小广场。开幕当天,邻近街坊会及学校二百多人,参加“齐来绿化林茂”休憩区活动,植树铺草皮,绿化环境。休憩区名“林茂”,源自往昔沙梨头林茂杉栏,今由一块废置空地,经过改头换面,变成整洁休憩场地,令人快慰。其实,澳门地少人多,为了配合城市发展,只好利用有限的空间,如寛阔的路旁、街头巷尾的空地,开辟休憩区,增加康体设施,改善环境,提高区域生活质素,给居民活动空间。这类休憩区开辟,因地制宜,大小不同,逐渐增加,形成澳门城市建设特点。
林茂休憩区新建设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1月25日─1812年2月12日)本年,英国商人托马斯·比尔(Thomas Beale)在其澳门宅院的花园内创建一个规模很大的植物园,内有盆花2500个,所植花卉以中国品种居多。在园内还养了许多鸟,鸟笼高达50英尺,里面有各种各样来自各地的鸟类,包括:鹦鹉、八哥、印度孔雀、鹊、金丝雀、天堂鸟、热带雉、石鸡、金野雉、银野雉、大奖章野雉、红尾野雉及各种各样的鸽子。这一年,伦敦国立植物园负责人威廉·克尔(William Kerr)先生来到澳门植物园,采集不少中国植物返回英国。英国植物园有中国植物,自此始。威廉·亨特称:“托马斯·比尔在一条叫比尔巷(Beale Lane)的狭窄街道上拥有一座极好的葡式房子,周围有高高的围墙,房子连着一个宽大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最珍贵的奇花异草。一株孟买芒果树结著累累果实,还有荔枝、柑桔和番荔枝等果树。园内还有一个鸟舍,里面除了有美丽的孔雀和鸳鸯以及许多珍稀鸟类之外,还有一只极乐鸟。在当时,这是所有鸟类最稀有的。花园的布局是按中国式样,花卉植物种在花盆里,这个花园成了澳门的一景。”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3称:“有咇哋花园者,园中以铜丝结网蒙之。内有大树一株,小树数株,有假山,有水池。壁上多插以树枝,蓄各种鸟,红黄白绿,五色灿然。鸟之上下飞鸣,宛如园林中也。或巢于树,或巢于山间水旁,或巢于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鸟巢。”这个“百鸟巢”,就是“咇哋花园”,也就是托马斯·比尔花园。J.M.Braga, A seller of“sing-song”, Journal of Oriential Studies, Vol.6, 1961—1964, HKU Press, 1967; Chinese, Respository, Vol.11, No. 1, pp.59—60. 郭永亮:《澳门与香港早期关系》,第92页。威廉·亨特(William C. Hunter):《旧中国杂记》,第81—82页;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3。有学者认为托马斯·比尔花园(咇哋花园)即白鸽巢花园,实误。白鸽巢花园为澳门富商俾利喇开辟,地点在白鸽巢;而托马斯·比尔花园在比尔巷(Beale Lane),应在白马行街一带。参见Chinese Repository , Vol.Ⅱ, No.1, pp.59—60.
英国商人汤玛斯·比尔(Thomas Beale)在其澳门宅院的花园内创建一个规模很大的植物园
一座美丽的花园掩盖了臭水沟,既解决污染问题,也美化市区环境,增加绿化休憩区,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这座花园名“艺园”,位于新口岸填海区,与友谊马路平行,由葡京酒店对开处一直延至世贸中心背后,呈狭长形,占地三公顷,耗资四千多万元。园子因地制宜,虽被两条横亘的马路分隔成三区,但却又连成一片。艺园经过精心设计经营,遍布花圃,种植树木,以棕榈科植物为多;除主径外,还辟有弯曲小径,铺砌葡式石仔路或红砖,供游人漫步;回廊式钢架、小亭、椅櫈、喷水池及儿童游戏区等设施分布其中,布局简洁明快,视野开阔,漫步园中,赏心悦目。可惜回廊、小亭等建筑徒有外形,实用性不大,不能遮荫避雨,只有点缀环境作用。这种欧化设计风格,与附近的何贤公园、宋玉生公园及新口岸海滨公园协调,互相配合,融为一体。然而,艺园最大特色是设有七座大型现代艺术雕塑作品,状似树和花,各有不同的形态和色彩,配合园区景致,园名故此。此外,还设有三座铜塑像,纪念居澳已故著名葡人阿德、庇山耶和我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艺园所在地,原是大明渠,用以收集雨水,形成河道,岂料被非法接驳污水渠,水色墨黑,散发臭气,污染环境,卫生恶劣。有关方面美化市容,于是将明渠改为暗渠,一九九九年二月开始填土,平整地台,加建公园设施,辟成绿化休憩区,展现新景观,一个新公园便是这样建成,并于同年十二月九日开幕。
艺园在臭水沟建成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