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1月,澳門華人富商鄭文瑞代其第三子鄭思賢起造樓房一座,計二座二進,共支工料銀7360元。其右邊尚有在此樓之前建造的“祖屋”一座,左邊則有第二子鄭觀應建造的樓屋一座。鄭思賢(1845-1920),名元亨,字正元,別字曜逯,鄭觀應胞弟,排行第三。[1]光緒五年(1879)清廷誥封鄭文瑞為榮祿大夫,故名其宅第為“榮祿第”。鄭觀應有《題澳門新居》詩一首:群山環抱水朝宗,雲影波光滿目濃。樓閣新營臨海鏡,記曾夢裡一相逢。自注:先榮祿公夢神人指一地曰:此地築居室最吉,後至龍頭井,適符夢中所見,因構新居。[2]龍頭井又稱亞婆井,在今澳門亞婆井街附近,附近又有龍頭左巷和龍頭里之名,鄭家大屋即在龍頭左巷。 [1]澳門博物館藏:《鄭啟華為鄭正元建房字據》,轉引自《盛世危言:鄭觀應文物集》,第126頁。夏東元:《鄭觀應年譜長編》上卷,第120頁稱,光緒七年(1881),澳門新居開工建造。顯然有誤。 [2]鄭觀應:《羅浮待鶴山人詩草》卷1《題澳門新居》。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