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罟(中)捕䱛乃鱼艇(前)及载货艇(后)齐驶入内港。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5/26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25日─1907年2月12日)4月23日,澳门公会批准、澳门议事厅议定的《猪槽章程》颁布施行。猪槽设在妈阁,专为存放猪只及㓥宰之所。以免贩卖猪肉各户在铺屋内存养大小猪只,致人畜杂处,兼免晚上在铺私行开宰有损于国课暨本局规项,又免所宰多有羸病之猪,有碍于人民卫生各等弊端。规定由水陆两路运入口之大小猪只,无论系在本澳宰卖或即转运出口,均须将猪在妈阁猪槽存养,俟至开宰或出口起程之时,然后由该槽取出。猪只存豢此槽者,不须纳费,只须派伴自行看守豢养。
《猪槽章程》颁布施行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8月14日,奉总督命谕各人知悉:照得现准旧鱼栏华人郑亚初、徐已生、郑亚二、卢亚垒、刘亚看、郑智和等相应照旧承充鱼栏,其所有入澳鲜鱼、咸鱼,全归伊等办理。自咸丰元年(1851)七月初五日起,限期两年,期内不准别人私充。如有违命,按例分别罚银惩罚。各宜知悉。特谕。
华人郑亚初、徐已等相应照旧承充鱼栏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本年,澳门鱼栏行变动较大,向来渔船计有700只,今则实存430只,业渔人数约只5000名,以致承顶转让、倒闭等情形颇多。如义友堂刘绍修承顶“源来鱼栏”;郑发等人的“赞利”、“鸿利”二栏的变动;杨士彬承顶澳门营地街市门牌第68号“新两全”鱼栏生意;谭桂甫等人承顶果栏街门牌第19号安吉海味生意;合和堂用本银1500两顶受路湾海旁街门牌第14号锦隆鱼铺生意;义合堂张彭及郑星南、辛俭坡等人合股经营在澳门皇家新街门牌第105号开设的昆隆海味店倒盘等等。据上年的“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透露:澳门盐价日贵,渔户皆欲将鲜鱼装往香港醃制也,应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澳门渔业不景气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地点: | 澳门半岛--风顺堂区 |
澳门半岛--大堂区 | |
关键字: | 渔业 |
渔船 | |
虾罟 |
摄影: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Catela, José Neves) |
资料来源: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永不回来的风景 : 澳门昔日生活照片》,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第168页。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门基金会 |
储存地点: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基金会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照片 |
黑白 | |
登录号码: | p0000195 |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