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新报》第52册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一日;《知新报》第59册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日。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1]《知新报》第52册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一日;《知新报》第59册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日。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1月1日-1946年12月31日)3月26日,澳门各侨团在国民党澳门支部领导下,响应筹赈祖国战灾难胞善举,于本月组织“阖澳各界筹赈祖国战灾难胞委员会”主持其事,经3个多月的募捐活动,共筹得国币10109391. 14元,还有葡币2068. 9元。
筹赈祖国战灾难胞善举
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5月,鉴于难民给养所条件简陋、死亡率高,本澳各界人士是年夏组成“澳侨协助难民回乡会”,从本月至年底分批运送难民回乡达1. 7万余人。
本澳各界人士组成“澳侨协助难民回乡会”
民国三十八年 (1949年1月1日-1949年12月31日)11月20日,澳门各侨团、学校假平安剧院隆重举行庆祝劳军大会,借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及广州解放,共千余人参加。当时各界人士公推柯麟为大会主席,马万祺为司仪。其中通衢大道 (Rua do Passadiço)盖搭牌楼并设献金台,收集劳军捐款;所有社团、商户、住户、学校皆悬挂五星红旗,而20日前,志光洋货店、光明书局、丽都洋货店、文兴隆米店、钻石鞋店、天津洋货店均供应标准新国旗。大会当天,各侨团学校代表共千余人。礼堂布置红幕一张,中悬五星红旗两面,左方孙中山遗像,右方毛泽东肖像。其中新民协会代表黄健、商会理事长刘柏盈、镜湖慈善会主席何贤、同善堂主席叶子如、中华教育会代表杜岚等均有参加。
澳门各侨团、学校举行庆祝劳军大会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1月1日-1946年12月31日)5月20日,自抗日战争胜利以来,澳门侨胞为团结同业,争取国内合法侨团地位,纷纷组织团体,呈请党部备案。至本日共有30个新旧单位在党部备案,且获得侨团所应有之合法地位。计有:中华总商会、渔会、中华教育会、理发公会、记者公会、镜湖慈善会、中华妇女会、中山同乡会、江浙同乡会、陈族联谊会、东莞同乡会、印刷职业公会、木公会、茶楼西友公会、中药研究会、水电机工联会、果菜栏公会、鞋业西友公会、银业公会、上架木艺会、中医师公会、服装业联会、国机澳支部、旅业公会、渔业联合会、造船职业公会、香业西友公会、火柴业职业公会、西菜面包业联会和澳门童军分会。
澳门侨胞纷纷组织团体,呈请党部备案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10日─1900年1月30日)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与当地侨商李福基等集议创立“保大清皇帝公司(即保皇会)”,原拟总公司驻地设在澳门与横滨两地,但他们认为澳门更为合适。10月底,康有为假道日本来到香港,在港居停两个多月,并于1900年1月27日离港赴新加坡。在此期间,康有为在香港亲自指挥部属将保皇会总部设立于澳门水坑尾大井头4号。澳门保皇会初设时负责人为康门弟子王镜如。1900年4月,康门另一弟子徐勤从南洋返回澳门,接替王镜如主持保皇会的工作。其他保皇会成员则主要是《知新报》的班底。何廷光任财务总管(又称保皇总公司大经理);陈世廉,康门弟子,保皇会成立初期协助王镜如主持会务;叶湘南,康门弟子,1900年夏从日本来澳,协助徐勤主持会务;韩文举,康门弟子,曾任《知新报》撰述,1900年奉命从日本返澳,参加保皇会工作;何树龄,康门弟子,曾任《知新报》撰述;欧榘甲,康门弟子,《知新报》主要撰稿人,1900年夏奉命从日本返澳,参加保皇会工作;梁炳光、张学璟、罗润南,均为康门弟子,奉派来澳参加保皇会活动。刘桢麟、邝寿民、梁应骝,亦为康门弟子,参入澳门保皇会活动。澳门保皇会成立后,组织十分涣散,各项工作均未走向正规,以致引起海外各地保皇派人士不满。1900年四五月间,康有为为了加强保皇总会的工作,先后调派徐勤、欧榘甲、叶湘南等人返澳,并指示徐勤等“港澳办事,当分内政、外交、理财、书札”,并大致分工为叶湘南理财、徐勤主外交、王镜如总内政。但澳门保皇会运作不良的状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直至1901年初,澳门保皇会停止工作。
康有为创立“保大清皇帝公司(即保皇会)”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10日─1900年1月30日)2月,康有为弟子徐勤、香山绅士张寿波、东亚同文会会员田野橘次等人在澳门发起镜湖茶谈社,并立茶谈社规条12条,据称“此乃合康有为派、基督派及张寿波派三者而成立也,其势力在广东省实力最著”。镜湖茶谈社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会员每月但以15钱为会费,每月朔、望,两次集会于由张寿波在澳门筹设的原生学堂,各述己说。并经常创办演说,东亚同文会之田野橘次、高桥谦及松冈好一分别在社中演讲了《天才论》、《论国家盛衰与人才消长之相关理》和《老屋说》,其《老屋说》更是以老屋比喻清朝,公然鼓吹彻底改造。茶谈社纲领为“同志结恳亲”和“研究时局问题”。
镜湖茶谈社在澳门成立
民国三年 (1914年1月1日─1914年12月31日),同盟会会员陈少白、陈雁声、郑校云、黄世仲、黄汉生、谢盛之、胡津霖、郭式雄、陆魂霆等人在澳门组织话剧团“体民乐社”,社长为陆魂霆,宗旨是借演戏讽世益时、宣传革命思想,以及为革命活动筹款。该社演出的剧目有《自由女嫁堂官》、《侠女》、《宣统登位》、《外江壮士》、《暗室明灯》、《李觉》、《杀子报》、《妻党》等。不久,该社从澳门迁回广州,后在汕头演出时,因上演揭露批判军阀龙济光所部暴行的剧目《外江壮士》,而被当地驻军强行解散。
同盟会会员组织话剧团“体民乐社”
每年一度的“城市清洁运动——模范区巡礼”由一九九四年起举办,每年一度,加强了居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改善了清洁卫生情况,普受居民支持和合作。如果继续举办下去,蔚然成风,将仿如农历岁晚家家户户大扫除传统习俗那样,自动自觉保持环境卫生。“澳门是我家,齐来清洁她”,这是城市清洁运动的口号。初时,由于城市急速发展,垃圾相应增加,影响市区卫生,于是开展了这项运动。当年由市政厅(今为民政总署)主办,各区坊会协办,澳门清洁专营公司参与,每年由四、五月开始,至十二月结束,为期长达数月。为广泛深入展开活动,设立“清洁模范区”,分区定期展开宣传工作。每年针对有关清洁卫生情况,订定一个主题,如首届改善居民倾倒垃圾地方清洁卫生,二零零零年减少街道设置垃圾桶,二零零一年推广正确使用脚踏式垃圾桶。 城市清洁“模范区巡礼”是与各区坊会携手合作举办,结合该区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多姿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大致有文娱活动、摊位游戏、文艺表演、各种比赛等,特别着重学校参与,宣传清洁保护环境讯息;与此同时,加强稽查人员在各区的巡逻及检查违例工作。参与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一九九七年五万四千多人,较九六年增一倍,而环境卫生情况也有一定的改善,相信城市清洁运动举办下去,澳门将是一个清洁的城市。
城市清洁运动推行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