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29
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1月23日,澳门政府在青洲设立“露宿贫民收容所 (又称青洲难民营)”。该收容所是在澳门商会主席高可宁等人在青洲进行施粥贫民的工作基础上建成的。这是因为战争的持续,难民不断增加,许多人露宿街头,对市容、环境卫生,甚至治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政府建此收容所,规定所有无住宿处的贫民都要进青洲难民营住宿,不得坐卧街头。青洲难民营最初由政府和同善堂合办,后来在政府建议下改由澳侨赈饥会接办。由于经费困难,该收容所又转交政府办理。澳门政府还先后在台山及路环建立两间难民收容所,都是采取与社团合作的方式管理。
政府在青洲设立“露宿贫民收容所”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6月2日,市政厅维修工程竣工并隆重举行开幕典礼,修缮工程由瓦伦特‧德‧卡尔瓦略 (Valente de Carvalho)主持。新修后的大楼外貌并无明显改变,其中主要变化是没有了金字顶而采用天台代替,楼下和二楼的门窗都经过改装。安放大楼正面的三角楣以澳门市徽取代了过去的王朝徽号。为确保大楼装设的尊贵,楼内傢俬全是向香港著名的连卡佛公司 (Lane Crawford Co. )订购的若奥四世 (João Ⅳ)时代的物品。其小教堂供奉锡耶纳圣加大肋纳 (Santa Catarina de Sena),亦在祝福后重新开放。
市政厅维修工程竣工并隆重举行开幕典礼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