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17
民國三十七年 (1948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6月10日,利為旅酒店 (Hotel Riveira)開幕,澳督夫人親臨剪綵,酒店主事人何賢致詞,澳督柯維納、外交專員郭則范、黨部常委李秉碩等100餘人參加。直至1948年,何賢尚是國民黨員,且與國民黨澳門支部關係頗為密切。據有關資料稱:自國民黨港澳工作委員會先後調派黃今駒、李秉碩接管澳門支部工作後,澳門支部的地位便每況愈下,這兩位領導人不但心胸欠闊,還在澳門國民黨內部劃小圈圈,搞派系,打擊異己,令不少國民黨右派人士開始離心離德。當時國民黨澳門支部有3位黨務委員,除部長外,另外兩個常委即為中華總商會會長劉柏盈和副會長何賢。何賢則是被排擠的對象。也正是在這樣的排擠下,何賢才逐漸脫離國民黨而秘密投向中共,並成為中共在澳門的最高發言人。由於何賢對澳門國民黨人派關係掌握得一清二楚,本人又具親和力,國民黨澳門支部便“大將一去,土崩瓦解”,不少原親右派的人紛紛隨何賢投向左派,令國民黨元氣大傷。此後,何賢便成為國民黨在澳門的最大敵人,也成為國民黨特務不時想暗殺的對象。
利為旅酒店開幕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6月11日,由於好景酒店經營不當,已無法同新興的同行對手競爭,更無法與周圍那些吸引客人的各種娛樂場所抗衡。澳門政府遂將好景酒店賣給華商容潘 (Leong Pat),價格為5. 5萬港元。容潘接手後,酒店經營狀況並未獲改觀,兩年後被迫關閉。
澳門政府將好景酒店賣給華商容潘
民國三十七年 (1948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12月22日,好景酒店東主澳門郵政銀行以14. 5萬元的價格將酒店轉讓給三位華商,即郭啟成 (Kuoc Chi Chan)、陳羅鳳 (Chan Lok Fong,香港商人)、冷東英[ (Ng Tong Ying),澳門商人常其空 (Chung Chi Kwong之妻)]。
好景酒店東主將酒店轉讓給三位華商
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澳門東亞酒店在新埗頭街落成。東亞酒店為先施公司馬氏家族物業,樓高9層,建築物為“殖民地風格”樣式,每一層每一間房都設有寬大的陽台,可以眺望澳門及內港的景色。其客房價在當時澳門是最貴的房價——每天8元大洋。東亞酒店建成後,成為澳門最豪華、最時髦、最高級的酒店。東亞酒店二樓開設的百貨商場,是澳門最早的唯一的一家百貨公司。在國際酒店未建成之前,東亞酒店雄踞內港,帶起新馬路尾段、廣州街、通商街、十月初五街一帶的異樣繁華。
澳門東亞酒店在新埗頭街落成
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1月1日-1936年12月31日)12月23日,峰景酒店重新開張。在開張的夜晚,舉辦了盛大的舞會來慶賀,並聘請了樂隊來伴奏。翌年,再次關閉,其址成為由上海而來避難的葡萄牙人的難民中心。
峰景酒店重新開張
光緒十六年(1890年1月21日─1891年2月8日)7月1日,澳門好景酒店(後稱峰景酒店)正式開業。該酒店位於主教山前的海灣,面臨大海,是一座擁有20間客房的古樸典雅的美麗建築物。好景酒店原為李美雕家族的宅邸,約於1870年建成,後被居住在澳門的英國船長威廉·克拉克(William Edward Clarke)上尉收購,並改造為酒店。克拉克船長又任命貝爾南迪諾·李美雕(Maria Bernardino dos Remédios)為酒店經理。據克拉克船長的賬本,酒店月盈利為2300港元,但一般為1500港元、1700港元及1260港元,每月支出為1316港元。當時澳門只有幾家華人開的客棧和一家西式酒店——興記酒店。酒店開業伊始,《倫敦畫報》著名記者薩瓦傑·蘭德(Henry Savage Landor)即下榻該店。當年香港的報紙亦刊登廣告稱“好景酒店在遠東是無與倫比的”。
澳門好景酒店正式開業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1日─1928年12月31日)1月15日,下午3時,利為旅酒店(Hotel Riviera)舉辦正式開業典禮。典禮由澳督巴波沙主持,參加典禮的有主教高若瑟等眾多港澳知名人士。新裝飾的酒店設計美觀簡潔,房間佈置舒適。酒店有兩個入口,正門面向新馬路。酒店內用一小小的回廊引出裝飾優雅、極具意大利風格的大堂,酒店內還有私人樂隊。利為旅酒店的東主為澳門聲名赫赫的盧氏家族。1927年,新澳門酒店東主陳賡虞家族因經濟日下,被迫將酒店關閉,澳門鉅商盧廉若遂將新澳門酒店收購,並進行全部重新改造裝修,工程尚未完畢,盧廉若突然去世,工程遂由其弟盧煊仲繼續進行,直至本年開業。這次開業是提前開業,以接待本月來澳進行環球旅行的三艘澳大利亞船800余名遊客。盧煊仲,盧九次子,名宗璜,又名光堂,字聖岸,以號行。盧九有子17人,女12人,謝世後,諸子皆幼,盧煊仲遂與兄長盧廉若維持家業。年20歲,由附生應光緒辛丑科鄉試,高中解元,試用知府,賞戴花翎。美日秘公使張蔭堂曾奏請調其為檀香山領事,未就任,而武昌起義爆發,遂退居澳門,與吳玉臣、張漢三、姚粟若等名士往還,以文酒詩畫自適。入民國後,曾任兩廣鹽運署惠陽鹽運使、澳門華僑首屆國大代表、澳門華人代表。1917年,當選鏡湖醫院首任總理。有子11人,其中三子盧榮錫獲選澳門華人代表。
利為旅酒店舉辦正式開業典禮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