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月4日─1773年1月22日)8月17日,多明我會士謝若翰(Juan Garcés)奉命離開馬尼拉前往澳門,在澳門居留一段時間後,於翌年4月17日離澳前往福安。
[1]張先清:《16─18世紀西班牙多明我會士與澳門關係考述》,載《澳門在天主教東進中的地位與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9年11月,第532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月4日─1773年1月22日)8月17日,多明我會士謝若翰(Juan Garcés)奉命離開馬尼拉前往澳門,在澳門居留一段時間後,於翌年4月17日離澳前往福安。
[1]張先清:《16─18世紀西班牙多明我會士與澳門關係考述》,載《澳門在天主教東進中的地位與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9年11月,第532頁。
更新日期:2019/01/15
萬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8月7日,應范禮安神父的要求,耶穌會士利瑪竇、巴范濟(Francesco Pasio)等8人於7月3日從馬六甲動身,於本日抵達澳門,同船來澳者還有耶穌會著名畫家尼閣老•喬萬尼神父。值得注意的是,利瑪竇來澳門不久,即在他的意大利文本日記中記錄了澳門的媽閣廟,其文稱:那裡敬奉一座廟宇(Pagoda),叫Ama。因此,稱此地為Amacao,在澳門的語言中,意即“阿媽港”。
耶穌會士利瑪竇、巴范濟等人抵達澳門
萬曆九年(1581年2月4日─1582年1月23日)10月8日,劉易斯•弗羅依斯(Luís Fróis)神父的信稱,去年建立的府內學院(Colégio)共有葡萄牙及日本學生16人,院長是梅爾希奧•菲蓋雷多(Melchior de Figueiredo)神父。
劉易斯•弗羅依斯神父的信
萬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7月1日,賈尼勞主教的一封信稱:由於阿隆索•桑切斯神父的到來,整個澳門城、澳門港非常高興、非常欣慰地得知了這個好消息。現在澳門已經得到了一位這樣強大的國王的庇佑和保護。
賈尼勞主教的一封信
萬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12月,方濟各會士托德西利亞斯和貧者若昂(João Pobre)從澳門前往暹羅,是最早來到暹羅的方濟各會士,但他們在暹羅只呆了兩個月便返回澳門。
方濟各會士托德西利亞斯和貧者若昂前往暹羅
萬曆九年(1581年2月4日─1582年1月23日)9—10月,羅明堅與同行者西班牙耶穌會士佩德羅•戈麥斯(Pedro Gomes)第三次入廣州,兩廣總督陳瑞將他們安排在暹羅貢館居住,他們 將館內供奉的偶像打倒,辟為童貞聖母小堂,還在這裡繼續研習中國文字。他們在那裡住了兩個月。
羅明堅與佩德羅•戈麥斯第三次入廣州
萬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6月21日,菲律賓聖格列高利(St. Gregory)省代理教區長熱羅尼莫•布爾戈斯(Jerónimo de Burgos)巡視員及其17名方濟各會同伴取得菲督龍魁洛•佩尼亞羅沙的同意,離開馬尼拉前往澳門,巡視澳門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他們在福建海岸被逮捕,送往廣州監獄關押,遭受殘忍的精神折磨,其中安東尼奧•維拉諾瓦(António de Vilanova)神父不幸至死。 其他人獲得羅明堅神父與澳門兵頭艾雷斯•米蘭達的救助,全部予以釋放,有6人來到澳門。這6人是:巡視員熱羅尼莫•布爾戈斯,耶穌會創始人羅耀拉的侄子馬蒂尼奧•羅耀拉(Martinho Inácio de Loiola),奧古斯丁,托爾德西拉斯(Augustín de Tordesillas),熱羅尼莫•阿吉拉爾(Jerónimo de Aguilar),弗蘭西斯科•科爾多瓦(Francisco de Córdova) 和克里斯托旺•戈麥斯(Cristóvão Gomes)。另外,還有若奧•費里亞(João de Feria)和與方濟各會士同行的2名士兵。
熱羅尼莫•布爾戈斯及方濟各會同伴前往澳門
萬曆九年(1581年2月4日─1582年1月23日)7月24日,西班牙耶穌會士佩德羅•戈麥斯(Pedro Gomes)神父與修士弗蘭西斯科•皮雷斯(Francisco Peres)抵達澳門。他們奉耶穌會總長埃韋拉爾多•莫庫瑞安神父之命,準備赴日本傳教。
佩德羅•戈麥斯神父與修士弗蘭西斯科•皮雷斯抵達澳門
萬曆十年(1582年1月24日─1583年1月23日)12月8日,羅明堅偕巴范濟神父及修士一人,中國青年數人,離澳門赴肇慶。先是,兩廣總督陳瑞托人赴澳門購買珍品時,澳門人告訴陳瑞, 準備帶給他一塊印度帶來的精緻鐘錶,陳瑞十分感興趣,即刻吩咐秘書給 羅明堅發一邀請信,要他帶鐘錶立刻去見他。羅明堅等人抵達肇慶後,送給陳瑞一塊鐘錶和幾隻三稜鏡。陳瑞甚喜,將他們安排在郊外與天寧寺相通的一座寬敞的寓所裡,厚給廩餼,是為中國內地耶穌會第一座會所。 據羅明堅的回憶錄稱:這次在肇慶,“還有一位同伴,名叫利瑪竇,他是 一位神學家和數學家,而數學是很能討好中國人的學問,而且他們對無需借助翻譯就能說他們語言的外國人感到吃驚和欽佩。”
羅明堅偕巴范濟神父及修士,中國青年數人赴肇慶
人物: | 謝若翰(Garcés, Juan) |
時間: | 清中期(1760-1844年) |
1972年08月17日 | |
地點: | 中國--福建--福安 |
關鍵字: | 多明我會(Ordo Dominicanorum) |
傳教史 | |
中國 | |
居住與遷徙自由 | |
澳門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澳門編年史》第三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1065~1066頁。ISBN 978-7-218-06327-0 |
版權資訊: | 澳門基金會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2047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