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早期飲食業的歷史難以考究,但是葡萄牙人的東來將非洲、印度沿岸、東南亞等地區的香料和飲食文化帶到澳門,漸漸將各地的材料、菜色和煮法融入葡萄牙菜中,形成別具本土特色的土生葡菜。中菜方面,早在清代同治年間,茶樓飲食在澳門已相當普遍,並設在內港一帶靠近碼頭的商業區,而當時已有杏香茶樓、得來茶樓和得心茶樓,為客人提供茶水和點心。除了茶樓之外,為客人包辦酒席和宴會的酒樓也在19世紀末出現,還有西式的酒店提供西式餐飲。在賭業和旅遊業的帶動之下,19世紀末澳門餐館的發展相當蓬勃。
20世紀初,澳門的餐飲走向更為國際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門成為同盟國官兵的度假區,當時英軍更以峰景酒店作為軍官度假俱樂部,並舉辦大型英式餐舞會。另一方面,福隆新街一帶的紅燈區有不少富家子弟在此尋歡作樂,鳳城派的廚師乘着風月場所的興旺而抬頭,製作的“撚手小菜”日見精巧。抗日戰爭期間,內地的富商、大戶人家的私廚逃難到此地,為澳門的飲食業帶來了資金和技術人才,特別是地方小食和家鄉風味,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二戰結束後,一批落葉歸根的旅美歸僑參與經營澳門的飲食行業,他們提供經改良的“西餐”,被人稱為“豉油西餐”;與此同時,一批外商、富戶和技術工人輾轉到澳門謀生,中西飲食業更見規模。1960年代,柬埔寨的內戰以及印尼、緬甸相繼排華,一批批華僑被迫遷徙至此,他們開設家庭式的東南亞美食店,為本地飲食業增添了新元素。1970年代,港式酒樓、四季火鍋萌芽,外國的連鎖快餐店、魚翅海鮮酒家相繼登陸澳門。
踏入21世紀,隨着澳門回歸及賭權開放,外資爭相設點進駐,極速出現多家國際頂級大酒店、尖子名廚食肆和高檔主題餐廳,使澳門的飲食業更具特色。加上澳門每年舉行的國際美食節,成為本地飲食業的一大盛事。2017年,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澳門餐飲業將更顯多元化及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資料:
梁錫雄:《澳門飲食業今昔》,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
黃健威:《白眼塘與白眼塘前地》,載《澳門雜誌》,總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