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世紀初,東望洋山上相繼出現三幢有名的小洋房,分別稱之為“快樂園”(又稱“永樂邨”)、“白宮”、“知春邨”。在東望洋山白頭馬路有“快樂園”與“白宮”,在海邊馬路與白頭馬路的連接處有“知春邨”。 圖中左起第一幢二層洋房為建成於1921年的“快樂園”,原主人是律師法蘭西斯古.施利華。1937年後成為嶺南中學到今。 中間一幢二層洋房為建成於1917年的“白宮”,原主人是律師路易士‧施利華。1960年易主“耶穌寶血修女會”,1996年底由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購入修建後作辦事處到今。 右邊洋房為建於1913年的“知春邨”,原主人是葡文中學教師、藝術品藏家施利華‧文第士。1940年代易主,曾作修女宿舍。1986年後曾屬政府衛生司使用。1998年經大修並擴建後 成為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到今。
1920年
於20世紀初,東望洋山上相繼出現三幢有名的小洋房,分別稱之為“快樂園”(又稱“永樂邨”)、“白宮”、“知春邨”。在東望洋山白頭馬路有“快樂園”與“白宮”,在海邊馬路與白頭馬路的連接處有“知春邨”。 圖中左起第一幢二層洋房為建成於1921年的“快樂園”,原主人是律師法蘭西斯古.施利華。1937年後成為嶺南中學到今。 中間一幢二層洋房為建成於1917年的“白宮”,原主人是律師路易士‧施利華。1960年易主“耶穌寶血修女會”,1996年底由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購入修建後作辦事處到今。 右邊洋房為建於1913年的“知春邨”,原主人是葡文中學教師、藝術品藏家施利華‧文第士。1940年代易主,曾作修女宿舍。1986年後曾屬政府衛生司使用。1998年經大修並擴建後 成為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到今。
1920年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