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紡織製衣業在1960年代起得到發展,初時主要由香港廠商來澳門經營。70年代起,澳門先後獲得歐洲共同市場和美國所給予的普惠制待遇,1974年又豁免受歐洲地區所實行的紡織品配額限制,加上本地的三大手工業正逐漸衰落,紡織製衣業遂取而代之成為澳門製造業的主力,並進入全盛時期。據統計,1979年製衣場所數目為375間,行業僱員達24,535人。1980年代,澳門製衣業不論在產值和出口值上皆為首位,當時澳門製造業的產品日趨多樣化,生產內衣、恤衫、睡衣褲、棉織衫、風褸、太空褸、牛仔褲等,其中牛仔褲和恤衫最受國外歡迎,而這些產品主要出口到美國、西德、法國、英國、香港等地。
紡織業,或毛針織業,同樣在1960年代興起,以1964年開始投產的“澳門針織廠”為開始,嗣後多家頗具規模的毛針織廠相繼開業。1970年代,本地紡織業開始打入國際市場,1976年的澳門毛針織品輸出達一億元,廠房更增至數十家。踏入1980年代,由於內地移民進入澳門,使本地紡織業進一步發展,1984年的出口值甚至高達五億元。澳門毛針織品主要包括三、五、七、九、十二針等男女衣着及童裝,還有衫、裙、外衣、套裝及褲類等,其出口市場以西歐及北美為主。
到了1990年代,澳門紡織品的配額優勢被削,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加上澳門經濟加速轉型,生產成本又大幅上漲,廠商陸續將工廠外遷,使澳門紡織製衣業增長放緩。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取消更使其進一步萎縮,成為夕陽行業。
參考資料:
黃啓臣、鄭煒明:《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基金會,1994年。
阮玉笑:《澳門製衣業在經濟和社會中的角色》,載林發欽主編:《行針步線──澳門製衣工人口述歷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