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中國最早傳入西洋體育的城市。從16世紀中葉澳門開埠起,葡萄牙人即將歐洲的體育運動帶進澳門,如騎馬、射箭、打獵、投擲、游泳及球類運動等。而在18世紀中葉英國東印度公司進駐澳門後,英國人熱衷的賽馬、划船、跳舞、桌球、板球和網球等項目在澳門興起。然而,隨着香港的開埠和澳門經濟的衰落,本地的體育運動漸告沉寂。
1911年,澳葡政府設立“澳門運動委員會”,推動和監管本地體育發展,並在同年葡萄牙國慶日於塔石球場舉辦了一場運動會。不過,澳門近代的體育運動發展比較多在官立學校層面上,多家官立和教會學校皆設有體育課和專職體育老師,並舉辦運動會和球賽。1920年代中期以後,澳門成立越來越多聯誼、娛樂性質的體育組織,也有專門行業體育會和專業隊伍的出現,除了葡萄牙人有運動俱樂部,也有華人的體育會,且項目相當豐富多元。隨着本地運動的發展,澳門也參與埠際、甚至國際的運動比賽。抗戰時期,內地大批中小學遷入澳門辦校,本地華人學校的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同時,澳門體育界積極參與慈善救災活動,尤其是1937年成立的“澳門學界音樂界體育界戲劇界救災會”(簡稱“四界救災會”),為抗戰救亡工作出了很大貢獻。
為了適應體育發展的需要,澳葡當局於1955年成立體育委員會,翌年改名體育海外委員會。1979年,澳葡政府教育廳開設體育處,以管理和開展學生的康體活動。1986年,政府成立最高體育委員會,後改為體育委員會。1990年代以來,澳門的體育發展迅速,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日益增多,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得非常活躍,並向競技體育發展。回歸後,澳門曾舉辦多項大型體育賽事,如2005年的第四屆東亞運動會、2006年的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以及2007年的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而自1954年起澳門每年也會舉行格蘭坡治大賽車,這場大型體育賽事使澳門成為國際體壇的焦點;還有澳門國際龍舟賽、澳門國際排聯世界女子排球聯賽和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等。現時主管澳門體育運動發展的是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轄下部門。
參考資料:
湯開建:《澳門近代體育的形成與發展》,載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第三冊),澳門基金會,2008年。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2005年修訂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網:
http://www.sport.gov.mo/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