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醫療衛生的歷史源遠流長。澳門署理主教賈耐勞(Leitão, D. Belchior Carneiro, S.J.)在1569年成立仁慈堂,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而仁慈堂又設立聖辣非醫院(Hospital de S. Rafael,初名為濟貧醫院,華人俗稱“醫人廟”、“白馬行醫院”)和拉匝祿麻風病院,為本地最早醫療機構,為患病的水手和居民提供照顧。另外,16世紀末至18世紀之間,聖保祿神學院及澳門方濟各會也設有醫療室和藥房,為居澳葡人提供醫療服務。不過,由於在遠東的西醫甚少,加上他們的技術有限,因此不論華人或洋人更多選擇中醫。
19世紀中葉,隨着澳門人口增長,本地的醫療需求相應提升。1856年,新的軍人醫院(武營醫院)落成,並於1874年改建為聖雅努阿里奧(São Januário)軍人醫院,因位於若憲山山頂而被稱為“山頂醫院”,1937年為紀念醫院的創建人而改名為仁伯爵醫院,並逐步變成今天的現代化醫院。1871年,澳門華商設立鏡湖醫院,是為澳門第一所華人醫院,早期的醫院為一座醫廟,向居民提供傳統中醫治療外,亦積極投入本地的慈善事業,直到1892年醫院才開始西醫服務,而首位華人西醫為孫中山。經歷多次改建後,該醫院已經成為一所現代化的醫院。
1676年,澳葡議事會首次聘請世俗醫生為市民服務,1723年,澳門聘用“政府醫生”的制度正式確立,直至1844年澳葡政府設立“太醫局”,以處理本地的醫療和衛生事務,標誌著澳門醫療系統的正式確立。部門其後演變為“衛生司”,回歸後改為“衛生局”,其職責是通過協調公共和私人衛生機構人員的工作,以及提供澳門居民福利所需的初級衛生保健和專科衛生護理服務,執行推廣醫療保健和疾病預防的任務,轄下機構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各區衛生中心、捐血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所等。除了公營體系之外,澳門也有同善堂、坊會和慈善機構設立診所和醫務所,提供傳統中醫或西醫治療。
參考資料:
阿馬羅(Ana Maria Amaro):《澳門醫學:名醫、藥房、流行病及醫務治療》,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第三冊),澳門基金會,2008年。
湯開建:《天朝異化之角──16-19世紀西洋文明在澳門》(上卷),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吳玉嫻:《澳門醫療的形成、發展與“近代化”:1557-1900》,澳門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網:https://www.ssm.gov.mo/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