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葡萄牙人入居澳門開始,以至後來葡治澳門的百多年間,政府沒有推行全民義務教育,僅對部分葡裔或土生葡裔子弟提供葡語教育,並對澳門的教育採取“放任自流”政策,民間的宗教團體和愛國社團便肩負起華人子弟的基礎教育責任,以營辦非牟利學校以為華人子弟提供教育機會,對於澳門中文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普及發揮了很大作用。而這些私立學校亦逐漸形成辦校自主的傳統,形成了澳門教育的特殊性。
在清代,一些漁民、農民子弟以接受家庭教育和生活技術教育為主,接受廟宇、公祠等開辦的社學、學塾教育為輔;但也有少數人寒窗苦讀求取功名,如望廈村民趙元輅、趙允菁父子先後在1777年及1801年中舉。本地的西方教育始於澳門開埠之後,其中耶穌會創辦的聖保祿神學院和聖若瑟修院更成為遠東培養傳教士的重要基地。此外,在澳門的天主教設立了要理班,兼授語文和文法,推行宗教教育,其服務對象主要是葡童、華童教友。
19世紀中後期,隨着葡萄牙教育發展對本地官立教育的影響,澳門先後出現了一些官辦的學校,逐步打破了教會教育的壟斷,漸漸向教育近代化過渡,如1894年成立的官立中學。1910年後,澳門葡語教育有所發展,議事公局先後開設四所議事公局學校,而曾為華童開辦的葡文義學也演變成兩所“中葡學校”。總括而言,官立教育和教會教育逐步向華人開放,但始終仍以葡童為主,華童多選擇接受傳統的教育,直至20世紀上半葉才有所改變。
另一方面,19世紀末的澳門文化教育得風氣之先,華人教育漸漸從傳統私塾轉為新式學堂和學校,尤其1905年清廷宣佈廢除科舉制度,傳統教育漸漸沒落。1899年,陳子褒在荷蘭園正街設立子褒學塾,主張新的教育方式,自編通俗而適合婦孺的白話文教材。1908年,同盟會會員潘才華在澳開設培基兩等小學堂,除了啟蒙教育外,亦宣揚革命思想。1920年代至1930年代,澳門先後開設陶英小學、勵群小學和濠江小學等,據1932年的統計,全澳門共有97所中小學、7,953名學生,這段期間是為華人教育的萌芽期。抗日戰爭期間,大批內地學校因逃避戰火而遷到澳門辦學,1936年至1940年間,學生從8,000人增至30,000人,許多教育家和名師如張瑞權、譚維漢、陳道根等來到澳門辦校或被聘在本地私校主政。戰後雖然不少學校遷回內地,但新的學校在本地工會成立的熱潮中陸續開設,像勞工子弟學校、造船工會子弟學校和菜農子弟學校等;教會學校日漸平民化,官方學校逐步恢復,不少華人學生也入學。1980年代起,澳門的教師水平提高,加上政府參與本地教育的發展,使本地教育事業更為普及和提升。同時,澳門開始出現高等教育機構,如東亞大學、理工學院等,為澳門教育帶來新的發展。
現時澳門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由正規教育和持續教育組成,前者包括三年幼兒教育、六年小學教育、六年中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特殊教育,後者包括家庭教育、回歸教育、社區教育和職業培訓等。職業技術教育只在高中階段開設,可同時在正規教育和回歸教育中實施。澳門的學校系統由公立和私立學校組成,並由公立學校和接受資助、提供免費教育的私立學校組成免費教育學校系統。據統計,2017/2018學年澳門共有77所學校,其中公立學校10所,私立學校67所;學生78,039人,教學人員共6,962人。而主管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和青年政策的部門為教育暨青年局。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致力加強對教育的投入,於2007/2008學年在15年的正規教育裡全面推行免費教育,成為大中華區首個提供15年免費教育的地區。
高等教育方面,由特區政府高等教育局主管。澳門現有十所高等院校,其中四所為公立:包括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和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六所為私立:包括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管理學院和中西創新學院。2017/2018學年,各高等院校共有2,303名教學人員,註冊學生33,098人。
參考資料: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2003年。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2005年修訂版。
劉羨冰:《澳門教育的發展、變化與現代化》,載,載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第三冊),澳門基金會,2008年。
陳志峰:《法治、公平與品質:澳門基礎教育四十年來的發展》,載吳志良主編:《改革開放與澳門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教育”,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網: https://www.gcs.gov.mo/files/factsheet/Education_TC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