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開埠之初,葡萄牙人經已以澳門為據點,大力開展與印度、東南亞和日本之間的貿易。每年來自印度的葡萄牙商船經馬六甲到澳門,先到廣州購入絲綢、茶葉和瓷器等貨物,再運往日本長崎的港口換取大量白銀,再利用白銀換取更多中國貨品。由於中國缺乏白銀,加上中日之間沒有直接貿易,葡萄牙人成為兩國貿易的中間人,並賺取龐大的利潤。1580年,葡萄牙王位由西班牙國王兼任時,來自馬尼拉的商船更把美洲的白銀進口中國。在這段時間,澳門共有三條重要的貿易航線:“澳門─果阿─里斯本”、“澳門─馬尼拉─墨西哥”及“澳門─長崎”航線。
然而,這段澳門貿易的輝煌時代只到1640年代,其後因日本終止與葡萄牙人貿易、荷蘭人佔據馬六甲,以及葡萄牙脫離西班牙統治等一系列事件使澳門的貿易大受打擊,而清廷實施遷海令後,澳門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1684年,康熙帝開海,翌年分設粵、閩、浙、江四大海關,其後在澳門設立粵海關關部行臺處理洋舶事務。1757年,乾隆帝實施“一口通商”(廣州體系)後,澳門成為歐洲商人在中國的“住冬”地,各國紛紛來澳設立商館處理貿易事務。
直至19世紀中葉,澳門的貿易港地位漸為香港所取代,自此一落千丈,唯有轉而依靠鴉片和苦力貿易來維持經濟,情況直到19世紀末才得以改善。
參考資料:
黃啓臣、鄭煒明:《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基金會,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