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誕生與海上貿易的發展密不可分,因此澳門開埠時理應存在着修船和造船業。直到17世紀初期,澳門與日本貿易的克拉克帆船(Carrack)主要由果阿王家船塢生產,但在1618年起葡萄牙船隻常受荷蘭人和英國人的劫掠,王室停止派克拉克帆船到日本,改為由澳門生產的老閘船(Lorcha)出航。當時,澳門的造船技術主要源自廣東新會、中山、東莞和番禺等地,而葡萄牙人再改良設計,使老閘船成為澳門本地獨有的帆船。不過入清後,中方官員對澳門的造船設立規限,並建立額船制度,葡萄牙人與華人只能私造船隻,或是非法整修舊船。
鴉片戰爭後,廣州體系被打破,清廷對澳門造船業所設規限亦隨之消失。至19世紀中葉,中國沿海航運走向繁榮,本地造船廠生產船隻作漁船、商船及客船,澳葡政府所生產的船隻被僱為中國和葡萄牙商船的護衛艦,為澳門造船業帶來發展機遇。1884年,澳葡政府已設有一座能提供維修服務的小型船塢,並於1890年代初遷至媽閣,及後不斷擴充規模。另一方面,因應本地造船業的發展,華人的造船工人在1854年設立“工羨行會館”,即造船工會,可見當時行業已有相當的規模。
民國初年,澳門造船業因內港淤塞而經歷了嚴重打擊,直到1920年代隨着內港整治及填海工程竣工才漸漸恢復,當時澳葡政府在青洲和筷子基重建造船廠區,希望支持本地漁業的發展。澳門造船業最繁盛的時間為1938年,澳門半島共有36家造船廠,氹仔和路環共有7家。造船業的盛況也帶動本地木行和其他輔助行業的發展。不過,澳門政府船塢卻因為營運成本過高的關係,生產受到限制。
20世紀中葉,本地造船業仍然相當蓬勃,當時的造船廠不僅設在提督馬路沿岸,也有不少開設在路環荔枝碗。直到1980年代中,澳門造船業開始因為本土漁業沒落及內地同業競爭,訂單不斷減少;回歸後,荔枝碗的造船廠幾乎已經停工,只留下工業遺跡供人們憑弔這行業昔日的輝煌。
參考資料:
黃啓臣、鄭煒明:《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基金會,1994年。
湯開建:《被遺忘的“工業起飛”──澳門工業發展史稿:1557-1941》,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4年。
黃健威:《媽閣上街與船澳街的船塢》,載《澳門雜誌》,總第111期。
《澳門造船業:支撐澳門漁港的行業》(一至五),載“故城‧回憶”網:
http://memorymacau.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