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澳門半島三面臨海,地處漁業資源豐富的珠江水域,自身也擁有避風港,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居民以捕魚為生,是自然不過的事。因此,澳門的漁業曾是澳門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甚至與廣海、陽江、汕頭等漁港齊名,直至20世紀中葉逐步萎縮。
人們常說“澳門過去是一條小漁村”,但在1940年代這裡可是一座著名漁港,超過2,000艘漁船、逾兩萬名漁民以澳門為家,大批新鮮海產在內港的碼頭上岸。澳門的漁獲主要以魚蝦為主,漁民在沿海和近海捕魚,也有漁船前往深海作業。不少行業伴隨漁業而生,包括造船業、海產加工、魚欄批發、船具和漁具製造等,可見過去漁業在澳門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相較於漁業,本地農業則受到地少的限制,難以做到自給自足,耕地相當有限。20世紀50、60年代,由於“關閘事件”導致內地停止向澳門供應蔬菜,澳葡政府推行農業優惠措施,馬場區和新口岸的填海地一度用作菜地,使本地農業得以發展,至60年代中,澳門的菜地多至1,000多畝,日產蔬菜約為全澳市民需求量的一半。但到70年代以後,農地因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而日漸消失。
時至今天,漁農業因城市和商業發展早已步入式微。儘管內港仍有漁船出海,但其規模已大不如前,2013年大概只剩下約200艘漁船而已;而農業耕地也僅見於路環的村落,在未來也可能漸漸消失。
參考資料:
黃啓臣、鄭煒明:《澳門經濟四百年》,澳門基金會,1994年。
殷憂:《專訪︰漁民互助會會長馮喜──傳統漁業的興衰》,載《論盡》,201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