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巡閲澳門 | 1839年9月3日(清道光十九年七月廿六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偕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統領將備管帶弁兵巡閲澳門。當日,林則徐一行於早晨由前山整隊出發,入關閘,巡視澳門查禁鴉片。澳葡理事官率領4名軍官、100名士兵,在古關閘恭迎。林則徐一行,駐蓮峰廟正殿,接見澳葡理事官,向理事官申明禁令,諭以安分守法,不許囤貯鴉片,不許徇庇奸夷。接見後,林則徐賞給澳葡官員色綾、折扇、茶葉、冰糖等中華特產,賞給士兵牛、羊、酒、麵及銀元400元。接着,林則徐在蓮峰廟向天后、關帝神殿進香後,一行從三巴門進入澳門城區, 經大三巴牌坊、關前街、醫院街、水坑尾、南灣、紅窗門,至媽閣廟向天后進香,巡視了澳門主要街道。沿途督率隨員抽查洋樓、民房,見租賃給不法英商的房屋已經關閉,各座洋樓沒有煙土貯藏。巡視途中,居澳華民搭蓋牌樓,扶老攜幼,夾道歡呼。三巴、南灣、媽閣等澳葡炮台鳴炮十九響,以最高禮遇隆重歡迎。 當天中午,在澳葡官員護送下,林則徐一行離開澳門,返回前山、石岐。林則徐巡澳前已派員往澳門查戶口、銷鴉片,從澳門搜集外文資料編印成《澳門新聞紙》,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譯報和類似的參考消息。林則徐巡澳雖只3個時辰(6小時),但影響甚大,再次顯示中國政府對澳門享有主權。1989年為紀念林則徐巡閲澳門150周年, 當年12月初在澳門舉行慶祝大會和“林則徐與澳門”學術研討會,蓮峰廟值理會在廟前豎立林則徐紀念雕像,並於1997年在雕像旁建成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巡閲澳門
1997年
鏡湖小學史略 1891年 鏡湖醫院興辦“惜字善社”,教育貧童識字讀書。 1892年 鏡湖醫院興辦五處“蒙學書塾”。 1905年 鏡湖醫院把所辦五間“蒙學書塾”合併為一間“鏡湖義學”,校址設在鏡湖醫院內之右側東廂及閒廳。 1911年 改名為“鏡湖小學” 1924年 下環街設分校。 1928年 鏡湖小學從鏡湖醫院內遷出,搬往醫院右側新建之二層校舍。 1943年 增設夜校。 1947年 下環分校改名為“鏡湖小學分教處”。 1949年 鏡湖小學與平民小學合併為“澳門鏡湖平民聯合小學”。 1949年 學校遷往望廈新址。 1905-1924年 校長曹子基 1924-1933年 校長何寶巖 1934-1937年 校長范潔朋 1937-1941年 校長徐偉卿 1941-1942年 校長梁彥明 1943-1945年 校長郭秉琦 1946-1949年 校長余倩嫻 平民小學史略 1924年 創建“澳門華僑公立平民免費學校”,設總理制,名譽總理蕭瀛洲,總理馮作霖。 1925年 建校七所。 1928年 總理崔諾枝。 1929-1930年 總理許祥。 1931年 改總理制為校董會制,校董會主席范潔朋。 1934-193年 校董會主席盧煊仲,增設二所女子夜學。 1936-1945年 校董會主席梁源。 1939年 日校六所,女子夜校六所。 1943年 增設高小班級。 1946-1949年 校董會主席何賢。 1947年 政府立案,改正名為“澳門平民小學” 1949年 平民小學與鏡湖小學合併為“澳門鏡湖平民聯合小學”。
鏡湖小學及平民小學(鏡平學校)史略
1949年
1839年9月3日(清道光十九年七月廿六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偕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統領將備管帶弁兵巡閲澳門。當日,林則徐一行於早晨由前山整隊出發,入關閘,巡視澳門查禁鴉片。澳葡理事官率領4名軍官、100名士兵,在古關閘恭迎。林則徐一行,駐蓮峰廟正殿,接見澳葡理事官,向理事官申明禁令,諭以安分守法,不許囤貯鴉片,不許徇庇奸夷。接見後,林則徐賞給澳葡官員色綾、折扇、茶葉、冰糖等中華特產,賞給士兵牛、羊、酒、麵及銀元400元。接着,林則徐在蓮峰廟向天后、關帝神殿進香後,一行從三巴門進入澳門城區, 經大三巴牌坊、關前街、醫院街、水坑尾、南灣、紅窗門,至媽閣廟向天后進香,巡視了澳門主要街道。沿途督率隨員抽查洋樓、民房,見租賃給不法英商的房屋已經關閉,各座洋樓沒有煙土貯藏。巡視途中,居澳華民搭蓋牌樓,扶老攜幼,夾道歡呼。三巴、南灣、媽閣等澳葡炮台鳴炮十九響,以最高禮遇隆重歡迎。 當天中午,在澳葡官員護送下,林則徐一行離開澳門,返回前山、石岐。林則徐巡澳前已派員往澳門查戶口、銷鴉片,從澳門搜集外文資料編印成《澳門新聞紙》,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譯報和類似的參考消息。林則徐巡澳雖只3個時辰(6小時),但影響甚大,再次顯示中國政府對澳門享有主權。1989年為紀念林則徐巡閲澳門150周年, 當年12月初在澳門舉行慶祝大會和“林則徐與澳門”學術研討會,蓮峰廟值理會在廟前豎立林則徐紀念雕像,並於1997年在雕像旁建成林則徐紀念館。
1997年
鏡湖小學史略 1891年 鏡湖醫院興辦“惜字善社”,教育貧童識字讀書。 1892年 鏡湖醫院興辦五處“蒙學書塾”。 1905年 鏡湖醫院把所辦五間“蒙學書塾”合併為一間“鏡湖義學”,校址設在鏡湖醫院內之右側東廂及閒廳。 1911年 改名為“鏡湖小學” 1924年 下環街設分校。 1928年 鏡湖小學從鏡湖醫院內遷出,搬往醫院右側新建之二層校舍。 1943年 增設夜校。 1947年 下環分校改名為“鏡湖小學分教處”。 1949年 鏡湖小學與平民小學合併為“澳門鏡湖平民聯合小學”。 1949年 學校遷往望廈新址。 1905-1924年 校長曹子基 1924-1933年 校長何寶巖 1934-1937年 校長范潔朋 1937-1941年 校長徐偉卿 1941-1942年 校長梁彥明 1943-1945年 校長郭秉琦 1946-1949年 校長余倩嫻 平民小學史略 1924年 創建“澳門華僑公立平民免費學校”,設總理制,名譽總理蕭瀛洲,總理馮作霖。 1925年 建校七所。 1928年 總理崔諾枝。 1929-1930年 總理許祥。 1931年 改總理制為校董會制,校董會主席范潔朋。 1934-193年 校董會主席盧煊仲,增設二所女子夜學。 1936-1945年 校董會主席梁源。 1939年 日校六所,女子夜校六所。 1943年 增設高小班級。 1946-1949年 校董會主席何賢。 1947年 政府立案,改正名為“澳門平民小學” 1949年 平民小學與鏡湖小學合併為“澳門鏡湖平民聯合小學”。
1949年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